【常识积累】成语典故汇总(一)
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一分快三判断屠龙还是顺龙打法 > 新闻动态 > 【常识积累】成语典故汇总(一)

【常识积累】成语典故汇总(一)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3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96

公考资讯

等你来! 

 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,一般包括政治、法律、经济、人文、地理、科技、生活等方面,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。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“成语典故汇总(一)”。  一、暗渡陈仓——刘邦  刘邦从汉中出兵攻打项羽时,听取韩信的计策,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,迷惑对方,实际上暗中绕道奔袭陈仓,取得大捷。  二、草船借箭、蜀主八剑——诸葛亮  草船借箭,是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,调了几条草船诱敌,借足十万支箭,立下奇功。  蜀主八剑,章武元年,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,铸造八柄宝剑,一把刘备自己佩戴,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、刘永、刘理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。每把剑都取了好听的名字,并让诸葛亮在剑上铭字。  三、负荆请罪——廉颇  蔺相如因为'完璧归赵'有功而被封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上。廉颇很不服气,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。蔺相如得知后,尽量回避、容让,不与廉颇发生冲突。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,然而蔺相如说:'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,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。我对廉将军容忍、退让,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,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!'这话被廉颇听到,就有了廉颇'负荆请罪'的故事。  四、狗尾续貂——司马伦  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,晋代封官太滥,貂尾不足,以狗尾替貂;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,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。  五、横槊赋诗——曹操  苏轼《前赤壁赋》中诗句'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'。讲述的主人公就是曹操,表达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概。  六、画龙点睛——张僧繇  其原是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,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,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,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。  七、何不食肉糜——晋惠帝司马衷  何不食肉糜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。有一年发生饥荒,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。'善良'的晋惠帝听到消息后,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'解决方案',曰:'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?'。  八、讳疾忌医——蔡桓公  意思是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  九、狡兔三窟、鸡鸣狗盗——孟尝君  狡兔三窟是指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,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,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'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'战国时,冯谖对孟尝君说:'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。'于是他出谋划策,为孟尝君办了三件大事,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。  鸡鸣狗盗,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,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。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。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,孟得以逃回齐。  十、胯下受辱——韩信  胯下受辱,讲的是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,他侮辱韩信,说道:'你虽然长得高大,又喜欢带剑,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。'并当众侮辱他说:'假如你不怕死,那就刺死我;不然,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。'韩信仔细注视他一会,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。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,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。  十一、乐不思蜀——刘禅  三国时期,刘备占据蜀地,建立蜀国。他死后,儿子刘禅(小名阿斗)继位。刘禅昏庸无能,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,公元263年,蜀国就被魏所灭。刘禅投降后,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'安乐公'称号,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。魏帝自己也无实权,掌大权的是司马昭。在一次宴会上,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。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,都非常难过,刘禅却对司马昭说:'此间乐,不思蜀。  十二、乐此不疲——刘秀  汉光武帝刘秀,是东汉的开国皇帝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传记。  十三、扑朔迷离——花木兰  '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,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'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,不容易看清真相。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是花木兰。  十四、千里走单骑、刮骨疗伤、单刀赴会——关羽  千里走单骑,主要讲述关羽、刘备下邳失散,关羽身陷曹营。刘备去投袁绍,关羽得知刘备下落,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。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、韩福、孟坦、卞喜、王植、秦琪的阻拦;关羽被逼无奈,过五关斩六将。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。  刮骨疗伤,讲述了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,再次进攻樊城,却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,神医华佗来为他用刀刮骨去毒,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,而关羽仍饮酒食肉,谈笑弈棋,全无痛苦之色的故事。  单刀赴会,刘备和孙权就荆州的瓜分问题发生争执,为了解决问题,东吴鲁肃邀请镇守荆州的关羽进行谈判,期间双方都是只带“单刀”前来。刷题巩固  【例1】'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'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(  )。  A.李白  B.郭沫若  C.司马迁  D.辛弃疾  答案:A 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人文历史。  A项正确,相关典故:唐朝着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,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。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,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,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,李白深受感动,从此就用功读书,终于成为文豪。  B项错误,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、新诗奠基人之一,与题干中的典故无关。  C项错误,司马迁是汉代人物,以《史记》闻名于世。题中典故与司马迁无关。  D项错误,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,官员,将领。题中典故与辛弃疾无关。  故正确答案为A。  【例2】成语典故'讳疾忌医'中的君王是指(  )。  A.秦始皇  B.康熙  C.蔡桓公  D.雍正  答案:C 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人文历史。  '讳疾忌医'出自宋·周敦颐《周子通书·过》,意思是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  该故事讲述了名医扁鹊见到君王蔡桓公时,指出蔡桓公身体有病,可是蔡桓公根本不在意,最后死亡的故事。  故正确答案为C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广州荔湾,我劝你暑假一定要来!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一分快三判断屠龙还是顺龙打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